沙鹿買屋,沙鹿區買屋,台中沙鹿買屋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沙鹿區買屋,台中沙鹿買屋,沙鹿買屋.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二中古屋.有雙車位的房屋買賣,查詢台中市沙鹿買屋價格實價登錄行情房價,台中2房3房推薦,沙鹿買房屋出售,沙鹿房屋買賣,請指定台中買屋網站-www.沙鹿房屋買賣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568570最後頁
共5798筆/共580頁
房市多頭盡!44%悲觀看待2023年2022/12/23發佈

永慶房產集團2022年12月22日召開記者會,說明網路調查2022年房市景氣變化以及2023年房市景氣預測,根據永慶房屋2023第一季網路會員調查,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由上季的38%再度下降,本季為29%(圖一),較上季減少9個百分點,而看跌比例則增至46%,看跌大幅超越看漲。


▲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,想購屋地區房價漲多少?67%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年房價上漲超過5%,台中對房價上漲最有感!78%消費者認為漲幅超過5%

▲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,想購屋地區房價漲多少?67%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年房價上漲超過5%,台中對房價上漲最有感!78%消費者認為漲幅超過5%

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,全球通膨壓力不減,各國央行持續貨幣緊縮政策,此外,烏俄戰爭未停歇,讓地緣政治風險難除,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,各家經濟預測機構紛紛下修2022年與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,讓消費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改變,看漲比例連四降,若自高點71%來觀察,已劇降42個百分點。此外,看跌比例則大幅增至46%,看跌比例大幅超越看漲,顯示在貨幣緊縮、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狀況下,消費者對於房價看法已呈現多空交叉,房市多頭恐怕已到了盡頭。



那麼,消費者對於2023年國內經濟表現的看法為何(圖二)?調查結果顯示,相較於2022年,44%消費者認為對2023年景氣看法更為悲觀。陳賜傑說明,全球通膨持續高漲,各國央行貨幣緊縮政策持續,收縮市場資金,資金潮退場,讓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,也衝擊經濟表現,各預測機構下修2023年經濟展望預測,讓消費者普遍看壞2023年景氣,相較於2022年更為悲觀。



本次調查也針對消費者想購屋的地區做房價看法的調查,消費者認為想購屋的地區房價過去一年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呢?陳賜傑說明,根據調查結果顯示,全台仍有67%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年房價已上漲超過5%(圖三),消費者普遍對於房價上漲的感受深刻。若觀察七大都會區對過去一年想購屋區域的房價看法,桃園、台中、台南與高雄對於房價上漲最有感,認為上漲超過5%占比逾七成,顯示消費者對於預計購屋地區的房價漲幅有明顯感受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房價將暴跌?平均地權條例一審過關!永慶葉凌棋:台北以外最多跌1成2022/12/23發佈
關於預售屋禁轉一讀,葉凌棋認為,若三讀通過,將影響房市約半年。(圖/記者陳韋帆攝影)

 



平均地權條例1審過關,專家學者紛紛指出將有一波倒貨潮。對此,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,法案中預售屋禁止轉讓,確實會快速衝擊房市,半年內房價跌幅約3~10%。



葉凌棋說明,預售屋禁止轉讓,勢必導致轉單潮發生,無法順利轉讓的預售屋,這半年內都會出現影響,中古屋、預售屋價格互相競爭,價格自然下滑,大台北因預售市場影響較小,跌幅約3~5%,外縣市則約5~10%。



另外,來不及脫逃的預售屋,將在之後變成成屋交屋,到時候約有2成也會進入成屋買賣市場,不過那是3~5年後的事情,短期內,近半年波動最大。



談到近2年房市,葉凌棋說,受惠於低利環境與資金潮助攻,讓房市交易熱絡,自住、置產等需求強勁,加上通膨蠢動,讓不動產實質資產價值成為抗通膨保值首選,推升購屋需求穩定成長,七大都會區近四年房價漲勢驚人,除了雙北漲幅約二成外,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漲幅均超過四成,新竹漲勢最為凌厲,達64.6%。



不過,葉凌棋強調,2022年Q4七大都會區房價已有鬆動跡象,除新竹、新北、桃園房價微漲0.3%與0.8%,其餘四都房價微跌,顯示房價由漲轉跌。



他還提醒,2022年1~10月全台建照數量年增7%、新屋開工量年增16%,雙雙創高,估全年建照量恐達17.5萬戶,加上疫情延期的交屋使照,未來預售屋禁轉法案倘若三讀通過,市場供給量將大幅攀升、超額供給。



葉凌棋說,全台2023-2025年預售屋預計完工戶數將逾15萬戶,屆時恐將出現大量賣壓湧現。



他進一步指出,觀察今年12月全台預售轉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增41.0%,整體預售轉售量暴增6500件左右,顯示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,確實讓不少投機客擔心修法通過後轉售困難,而陸續選擇退場,大量預售屋建物拋到市場上求售,讓預售屋出現大量下車潮。若再細看七大都會區預售轉售量變化,桃園暴增77.4%,台南成長逾五成,台北、台中、高雄也都有四成以上的增幅。



展望2023年,葉凌棋表示,全球經濟展望下修、俄烏戰爭未歇,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,影響房市表現。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,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。



同時,2023年也將面臨大量市場超額供給的狀況,葉凌棋指出,根據推估,2022年全年建照創28年新高、新屋開工、使照維持高檔,而2023-2025年預售屋建案完工戶數超過15萬戶,大量的成屋進入市場,勢必對市場造成衝擊,恐累積大量賣壓。



葉凌棋還說,明年下半年還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,不確定性高,因此,經濟情勢、房市政策、市場超額供給、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預售下車潮出現了! 轉售量年增逾4成 這區最多2022/12/23發佈

▲永慶房產集團今發布Q4房產趨勢,統計七大都會區預售轉售量變化,桃園暴增77.4%最多。(資料照)



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(22)日表示,七大都會區房價已有鬆動跡象,2022年第四季房價與第三季相比,除了新竹仍有1%以上漲幅外,新北、桃園房價微漲0.3%與0.8%,其餘四都房價微跌,顯示房價由漲轉跌,房市已出現反轉向下訊號。



而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統計,近2年1~10月預售屋交易,今年總銷金突破1兆元大關,交易量為6.7萬件,與去年同期相比,件數年減7.2%,但總銷金額仍成長3.5%,顯示預售交易市況與去年相當,未見明顯衰退。



此外,統計近4季預售屋每月平均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,葉凌棋說,今年第三季全台交易件數大減55.8%,總銷金額衰退52.1%,預售屋買氣逐季降溫,其中,台北、台中、高雄交易件數衰退逾6成最多。



葉凌棋表示,觀察2022年1~10月全台建照量較去年同期成長7%,且推估全年建照量恐達17.5萬戶,創近28年來新高;新屋開工則年增16%,過去前兩年因疫情衝擊而工料雙缺的現象,讓興建期程遞延至今年,開工量大增,而使照也年增8%,顯見目前與未來市場新增供給量大,房市超額供給狀況恐更為明顯。



另外再從預售屋新建案完工預估年份統計來觀察,葉凌棋認為,全台2023~2025年預售屋預計完工戶數將逾15萬戶,屆時恐將出現大量賣壓湧現。在未來市場供給量大增,加上政府整頓預售屋投機炒作的狀況下,全台預售屋轉售量也出現暴增現象。



葉凌棋說,觀察今年12月全台預售轉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增41.0%,整體預售轉售量暴增6500件左右,顯示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,確實讓不少投機客擔心修法通過後轉售困難,而陸續選擇退場,大量預售屋建物拋到市場上求售,讓預售屋出現大量下車潮。



若再細看七大都會區預售轉售量變化,桃園暴增77.4%,台南成長逾5成,台北、台中、高雄也都有4成以上的增幅。再從預售屋新建案完工預估年份統計來觀察,全台2023~2025年預售屋預計完工戶數將逾15萬戶,屆時恐將出現大量賣壓湧現。



展望明年,葉凌棋表示,在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,民眾對房價預期翻轉,目前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,加上2023年市場供給量大,房價有走跌的空間。2023年在經濟前景不明朗、房市政策、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影響下,房市表現不容樂觀,預期2023房市呈「價跌量縮」格局,全年交易量估28.0-29.3萬棟之間,較2022年減少8%至11%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11月新增房貸利率1.851%創82月新高 房仲業者:明年將逼2%2022/12/23發佈

央行公布今(2022)年11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,在購屋貸款部分,房貸利率1.851%為6年10個月來新高;新增房貸金額比上月大增128.58億元來到601.3億元,主要與年關將近、出現新屋交屋潮有關。



11月本國五大銀行(台銀、合庫銀、土銀、華銀及一銀)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.596%,較10月的1.541%上升0.055個百分點;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,主要是因年關將近,資金需求增加,使貸款占比最大的週轉金貸款利率上升所致。



房貸利率續揚



11月新承做購屋貸款利率1.851%,為2016年1月以來新高,比上月增加0.024百分點。蔡惠美說明,央行於9/22升息,但五大銀行中有四個銀行10月就調升了房貸月指標利率,只有一家是在11月才調升,因此11月新增房貸利率只有增加0.024個百分點,不像上月增加那麼大。



年前交屋潮湧現



11月新增購屋貸款金額601.3億元,比上月增加128.58億元,主要是年關將近,導致農曆年前出現新屋交屋潮,才會在11月看到新承做購屋貸款增加。



進一步去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,六都中除了台南的五都移轉棟數月增率都是正成長,合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成長8.59%。除了年關將近之外,因疫情趨緩,看屋的人增加也是另一次要原因。



整體房市仍觀望保守



不過,累計今年1~11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仍為-7%,蔡惠美表示,此反應今年以來因為升息、景氣趨緩,以及金融情勢緊縮,整體房市還是保守觀望的氣氛較濃。除了整體經濟因素之外,健全房市、央行升息效果都有慢慢顯現,且未來「會慢慢越來越明顯」。



12月央行再升息,但蔡惠美預估,因為是15日才調整,只會反應在下半月,12月房貸利率增加幅度不會那麼大,但再次月(2023年1月),升息幅度就會比較明顯。



房仲業者:房貸族生活負擔更沉重



央行的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為1.851%,創下近82月以來新高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若加上12月再升息半碼,明年五大銀新承做房貸利率將達到1.976%,已經相當接近2%。



曾敬德指出,對於房貸族來說,雖然長期來看利率水準並不高,但因為現在都把槓桿使用到極限,包括貸款金額與使用30年期房貸等,今年以來的連續性升息已經對於房貸族相當有感,畢竟現在許多物價也都持續增加,若加上房貸利息增加,實際上生活負擔也比以前沉重。



年關將近 週轉資金需求暴增



另一方面,11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增加1,055億元,為9,793.74億元,蔡惠美表示,這是本月增加最大的部分,因為接近年關,資金需求在11月開始陸續增加,尤其最近景氣趨緩、第四季出口表現差,企業週轉的資金需求比較明顯,且地方政府也有一些週轉金借款。



新承做週轉金貸款利率來到1.543%,為2015年11月以來新高。蔡惠美說明,除了央行9月升息,因為最近金融情勢緊縮,銀行考量資本適足率,也針對短期週轉金貸款利率加以調升,所以可以看出來11月增加0.064百分點較多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2023年商用市場8字「價量修正、幅度有限」2022/12/23發佈

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公布2022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情形,綜觀2022年受烏俄戰爭、美中科技戰、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,商用市場買氣趨向保守,主要以工業地產、商辦撐起全年交易,累計交易額為1,600億;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尚不明朗,市場觀望氣氛已提前展現在2022年第4季交易,評估自用需求穩健,商用市場價、量有所修正,但幅度應不劇烈。


▲綜觀2022年市場受烏俄戰爭、美中科技戰、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,全年商用市場交易表現仍維持1,600億元高檔。<br/>

▲綜觀2022年市場受烏俄戰爭、美中科技戰、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,全年商用市場交易表現仍維持1,600億元高檔。

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,2022年統計截至12月20日止交易量為1,600億,觀察近5年交易走勢,2021年的1,688億為近5年交易高點,因此2022年的交易表現仍處在相對高水位。比較2022年各季交易表現,高點落在第3季703億,佔全年交易44%,主因為航空城標售案企業進駐搶地,大筆投資額推高交易量;但隨著央行第4度升息,第4季為傳統旺季表現不如預期,交易量僅200億,在2022年各季表現中排名最末,與2021年同期530億,減幅62%。



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投資部副總歐人彰分析2022年商用不動產仍處在相對高水位,主要有3大因素支撐,首先是工業地產發燒,統計全年工業地產交易711億,佔全年交易44.4%,產業升級帶動新建、擴廠需求,企業積極覓地,觀察2022年總價前5高工業地產交易,均為工業區、產專區土地,顯見具產業群聚效益、有完善工業園區規劃等,皆為企業主在做投資設廠決策時的考量因素;此外,後疫情時代企業因應產業趨勢,著手建置倉儲、物流中心,在2022年第1季,統一超商就以10.3億取得桃園楊梅土地,將規劃建置物流園區。


▲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統計/2022年商用不動產買方類別分析

▲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統計/2022年商用不動產買方類別分析

其次是2022年的商辦交易成長相當顯著,2022年商辦交易額為408億,較2021年144億增幅達183%,分析原因為目前企業多朝向廠、辦分離思維,選擇在精華市區設置辦公室、服務據點;此外,亦有企業主考量既有辦公空間老舊、硬體設備已跟不上企業發展,轉而尋覓屋齡較新的辦公大樓,辦公室舊換新需求,也推升商辦交易量,也激勵建設公司投入商辦產品開發。觀察2022年總價前5高的商辦、廠辦交易,可發現廠辦就包辦3個名次,顯示廠辦商品同樣也受企業主青睞。



最後,從買方結構分析,仍以企業自用為大宗,壽險業部分即使面臨防疫保單因素等諸多挑戰,金融壽險產業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累計達483億,佔全年交易30.2%。2022年壽險公司多朝向雙北市以外、具產業議題支撐的區域尋找標的,除看好可穩定收租的商辦大樓外,投資眼光也望向2022年最火熱的廠辦、物流中心等工業地產,中國人壽共投下236億包棟豐邑A8市政核心大樓、內湖精英電腦大樓,也取得潤泰金融大樓部分樓層,榮登2022年掃樓王;台灣人壽以63億取得錦鋐氣密窗廠辦,為2022年壽險業第二大買家。



展望2023年經濟預測普遍呈現保守或下行,通膨情勢未解,平均地權條例修訂也為國內房市投下震撼彈,使買、賣雙方多抱持觀望態度,信義全球資產公司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分析,經濟成長放緩、外銷訂單表現下滑,可能影響一些企業營運資金運用策略,或許會有處分資產的需求,對仍有購置需求的企業、甚至是投資型買方,相對而言是可以切入的機會點,危機入市仍可搶佔先機、贏得商機,預估2023年商用市場的價、量可能有所修正,但幅度應不會太劇烈,且隨著防疫政策解封帶動國內旅遊,觀光餐飲與連鎖零售產業回溫,內需市場將成為2023年經濟支撐關鍵。


▲商用不動產各類產品交易規模/2022年工業地產交易TOP 5/2022年商辦.廠辦交易TOP 5

▲商用不動產各類產品交易規模/2022年工業地產交易TOP 5/2022年商辦.廠辦交易TOP 5

林建勛經理觀察,2023年市場仍以自用需求為主,艾司摩爾、東京威力科創、IBM等外商企業投資台灣,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,活絡工業地產交易量。至於商辦部分,2023年起將陸續有新大樓釋出,北市辦公生態圈將從市中心朝向內湖、士林、南港等區域擴展,由於新辦公供給分散在北市各區,且是在未來幾年陸續完工推出,就目前北市辦公空置率在2.5%以下,市場需求殷切,應不至於因供需失衡而影響價格,但仍需關注,由於新建案在起造時的土地取得成本、營建成本較高,倘若反應在推案訂價上,價格過高可能影響買方購買決策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房價看跌創六季新高2022/12/22發佈

▲信義房屋本季針對網友進行網路調查,購屋人對於房市信心持續下滑、修正,看壞房價比例達6季新高。(圖/NOWnews資料照片)



信義房屋本季針對網友進行網路調查,購屋人對於房市信心持續下滑、修正,看壞房價比例達6季新高,看漲房市的比例則是6季新低,34%受訪者認為想要購屋區域近期房價持平,另外有24%認為房價已經鬆動下跌,至於這波股市反彈,上一季調查21%受訪者表示自備款資金虧損,此際調查有16%表示仍明顯虧損暫緩腳步,只有5%表示虧損回補重回購屋市場,但38%相對多數的受訪者表示購屋與股市無關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長期觀察受訪者對於房價未來信心與景氣連動密切,這波信心調查最高的時間點,就落在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,同時也是這波景氣的高峰,後來隨著股市大幅修正與利率升升不息等利空衝擊,房市信心逐漸由盛轉衰,此季調查雖然股市已經止跌回升,但民眾對於房市信心已經回不去,房市風向也從屋主市場逐漸轉為買賣較為平衡的市場。



信義房屋針對官網的使用者進行調查,調查結果顯示,今年第一季市場最樂觀的時候,有高達62%的人看漲未來房價,不過逐季持續收斂,這季調查看壞的比例是看好的兩倍,有44%看跌未來房價,剩下22%看漲未來房價,34%認為未來房價持平。



若以區域房價看法,過去一段時間的房價高漲區,看漲比例多跌破2成,但看壞比例多超過4成,主要都會區看壞與看好比例差距較大的,包括台中市17%看漲、46%看跌,高雄市18%看漲、45%看跌,新竹地區16%看漲、47%看跌,過去的房市熱區,市場信心從不買會更貴,轉變為可能鬆動下跌的預期,連帶房市也進入修正階段。



至於近期房價感受度部分,34%認為想購屋區域近期房價大致持平,24%認為鬆動下跌,23%認為不清楚,只有2成認為還在上漲,面對今年波動幅度甚大的股市,38%受訪者認為購屋與股市無關,另外20%認為信心較為穩定持續看屋,16%受訪者指出仍明顯虧損,選擇暫時觀望,有5%則是虧損回補重回購屋市場,21%認為不清楚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官僚效能如裹腳布!建商成本被迫增加 房價能不漲嗎?2022/12/22發佈

 



 



在全球各國力拚行政效能的當下,沒有人會相信我們一些地方政府建管單位的效能是這麼的差。



 



危老都更案審查時間 久到咬牙切齒 



本來就列為政府重大施政項目的危老、都更改建,進到一些地方政府這個衙門竟然成了「王大娘的裹腳布,又臭又長」,其效能之差令人匪夷所思,身為業者的我們深受其害,啞口難言。



舉個例子來說,我們申請一個危老改建案,耗費在準備資料備審的時間大約是不到一個月的幾週時間,送進衙門之後的審查時間竟然要耗費近一年之久,申請建照也有類似的狀況,審查時間之久,真的是令人憤怒到咬牙切齒。


都更危老審查時間耗時久,申請建照也有類似狀況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張琬聆攝)

 



效率低廉原因:承辦人員過半是新手



為什麼如此?原因是因為承辦人員不足、資歷太淺。



而為什麼承辦人員少、資歷又淺?表面上看是危老申請案量太多,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審查的失焦、小題大作加上人員流動率太高所致。而再深究其原因,則在於絕大多數的承辦人員經驗不足、因為審查失焦導致工作量太大,結果造成承辦人員多半不會久留,過半的承辦人員都是新手



審查緩慢,又嚴重積壓,造成工作延宕,案量愈積愈多,承辦人員紛紛出逃,結果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

承辦人員有不足又資歷太淺的問題。(示意圖/pixabay)

 



公務員怕出錯 審查更保守



再舉建照審查為例,十幾年該建管單位一直委外(建築師公會)協助審查,維持十幾年的作業習慣早已使得建管官員不具審查經驗和能力,一年多前,卻在首長的要求下,將建照工作收回自理,美其名「減少錯誤」,但沒有上過戰場的建管承辦人員哪有「能耐(經驗和能力)執行實質審查)結果?



另方面,為了達成上級「沒有過錯」的「假目標」,審查的效率低下自不待言,更糟糕的是為了「避免錯誤」,在審查上更加「保守」,結果當然是「小事大辦,作業速度更加緩慢,也進一步的惡化人員流失,實施一陣子後,當然是失敗告終。



之後,又回復到原來的協審制度,但協審之後,最後還是回到建管人員身上做最後的核審,以符合長官「審查嚴謹」的大旗,挑剔加上缺乏經驗,效能當然不高,而部門長官在承辦人員不斷離職,一員難求的情況下,對承辦的工作效能也不敢多做要求,低效能於焉開形成。


承辦人員怕出錯,在審查上會更保守。(示意圖/xframe)

 



審查太久增加營運成本 房價能不增加嗎?



問題在那裡?相信明眼人一看便知,系統(制度)上出了錯誤,其實只要是審查,不論委外或自行審查都不免偶爾出錯,由承辦人員自行審查就真的能減少錯誤嗎?筆者並不以為然,像筆者就遇到不少𠄘辦人員經常犯下不少「完全照本宣科,以致錯誤解讀」的案例。地方政府首長「不明究理」又「自以為是」的想法和說詞根本是「自欺欺人」的作為。



想一想,在這樣的體制下,建商花在危老核準、建照審查、實際動工前的文件報核上的時間,竟和耗在實際施工上的時間相若,為此增加了營運管理成本、財務成本,房價能不增加嗎?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預售屋禁換約上路「投資客死一片」?專家揭剛需買盤求生3原則2022/12/22發佈



禁止預售屋換約的今(21)日將排審,將對預售屋市場造成衝擊,專家直言「投資客絕對死一片」,也因應資金將坐牢的後打房時代,建議挑選抗跌精華區,並選擇有優付方案及相對低總價的建案,或是即將完工的結構案,讓資金效益最大化。



 



預售屋禁換約 資金坐牢3~5年



「打炒房草案一旦通過,不管是即刻實施或明年7月才上路,對於預售屋一定都是很大的衝擊!」認為,購買預售屋不得換約,須等成屋後才能轉售,等於資金要坐牢3~5年,將會把資金不足、囤貨過多的投資客逼出市場,「投資客絕對死一片,會把存貨丟出來」。



在此後打房時代,陸敬民首先表示買方要重新建立「買預售屋就是要等交屋」的觀念,既然不能換約,等於交屋前的資金勢必要坐牢,「資金要蹲苦牢或是當度假?選對能保值、獲利的產品就很重要」。



後打房時代,買預售屋無法換約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張琬聆攝)



精華區具保值性 利資金停泊



陸敬民分析,第1原則是「資金往精華區挪移」,因為投資客退場後,真正的剛需不會買房價在近年已超漲的外圍蛋白區,將陷入沒人要接手的窘境,導致資金坐苦牢。反觀精華區,有一定保值性,在不能換約之下,確保資金不會縮水,甚至成屋後還有獲利空間。



優惠方案降低壓力 即將交屋縮短套牢期



其2是挑選低首付、工程期0付款、低總價等有優惠付款方案的預售案,陸敬民解釋,對於資金有限的買方來說,此類產品可降低付款壓力,撐過興建期,讓資金效益得以最大化。第3原則則是針對有資金實力的買方,盡量挑選邊建邊售、即將完工交屋的建案,才能縮短資金套牢期,盡早擺脫限制換約的牽制。



優付方案或即將完工的建案,將較受未來買方青睞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張琬聆攝)



建商加贈禮換降價 維持行情穩定



至於建商該如何因應?陸敬民大揭建商「表面未降價、實質有感讓利」的手法,由於預售屋通常在初期多為投資客搶入,建商為免降價「背叛投資客」,也為維持實價登錄上價格的穩定,將會採取「單價平盤」,但加送裝潢、家電、機票等好禮,來獲取新買方的青睞。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鹿港透天漲到快買不起! 晚5年買總價直接多500萬2022/12/22發佈



▲鹿港透天平均成交總價高達1296萬元,相較於2017年同期激增6成。(東森房屋提供)



彰化鹿港過去房市交易量能不算突出,不過最近幾年在全台房價飆漲的背景下,鹿港房市也有相當驚人的表現,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 以鹿港交易最火熱的透天厝來說,目前鹿港透天平均成交總價高達1296萬元,相較於2017年同期的794萬元,短短5年就激增6成。



此外,2017年鹿港總價低於1000萬的透天厝還有8成以上,但到了今年,已經下滑至50.5%,顯見鹿港房價漲勢之猛烈。



 





東森房屋彰化鹿港加盟店店東葉友恭表示,鹿港生活機能成熟,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也很豐富,居住條件相當不錯,以往鹿港民眾在買房時多數會選擇透天厝,不過最近幾年,電梯大樓、華廈等集合住宅的詢問度也愈來愈高。



推估主要因鹿港房價補漲迅猛,透天厝總價普遍相對較高,且隨著鹿港地價水漲船高,建商土地取得成本也在持續增加,不少建商順勢改推集合住宅,搶佔市場。



葉友恭指出,鹿港民眾普遍有「有土斯有財」的固有觀念,因此建議預算充足的購屋民眾還是首選透天厝,目前市區內新建透天的開價都在2000萬以上,而中古透天的成交價在1000萬上下。



對於鹿港房市發展前景,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,鹿港聯外交通便利,周邊又設有彰濱工業區,近年來磁吸了大量外來就業人口湧入鹿港,房市有很強的支撐力。今年10月底彰化縣府宣布鹿港轉運站BOT案完成招商,預計在5年內打造新地標,再搭配彰化捷運鹿港線、水五金重劃區、和美交流道聯絡道三期、鹿港福興都市計劃區等規劃討論,鹿港房市長線發展並不看淡。



 


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 
鹿港小鎮5年漲6成!房仲:低總價透天消失中2022/12/22發佈



鹿港位於彰化濱海地區,因位置相對偏遠,過去房市交易量能不算突出,不過最近幾年在全台房價飆漲的背景下,鹿港房市也有相當驚人的表現。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 以鹿港交易最火熱的透天厝來說,目前鹿港透天平均成交總價高達1296萬元,相較於2017年同期的794萬元,短短五年就激增六成。另外,進一步觀察鹿港透天總價分布可以發現,2017年鹿港總價低於1000萬的透天厝還有八成以上,但到了今年,這一數據已經低至50.5%,顯見鹿港房價漲勢之猛烈。



 



鹿港地價水漲船高 近年轉向集合住宅



東森房屋彰化鹿港加盟店葉友恭店東表示,鹿港坐擁鹿江國際中小學、鹿港基督教醫院、鹿港老街等場所,生活機能成熟,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也很豐富,居住條件相當不錯。以往鹿港民眾在買房時多數會選擇透天厝,不過最近幾年,電梯大樓、華廈等集合住宅的詢問度也愈來愈高,推估原因主要有二,第一,鹿港房價補漲迅猛,透天厝總價普遍相對較高,口袋不深的購屋民眾負擔起來的確有些吃力。第二,隨著鹿港地價水漲船高,建商土地取得成本也在持續增加,不少建商順勢改推集合住宅,搶佔市場。



對於鹿港置產建議,葉友恭指出,鹿港民眾普遍有「有土斯有財」的固有觀念,因此建議預算充足的購屋民眾還是要首選透天厝,透天土地持份高,未來的保值性與增值性也會更勝一籌。目前鹿港市區內新建透天的開價基本都在2000萬以上,而中古透天的成交價目前仍普遍落在1000萬上下,相比之下,中古透天CP值相當不錯,非常值得購屋民眾留意。鑒於目前鹿港低總價透天物件的數量已經愈來愈少,有意在此置產的購屋民眾務必要加快決策速度,以免錯失良機。



近5年鹿港透天厝成交總價變化。(圖/東森房屋提供)



政府宣布BOT招商成功 鹿港房市發展前景旺



至於,鹿港房市發展前景,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葉沛堯經理表示,鹿港鄰近台61線、台76線、國道1號,聯外交通便利,周邊又設有彰濱工業區,近年來磁吸了大量外來就業人口湧入鹿港,剛性需求相當旺盛,因此區域房市有很強的支撐力。今年10月底彰化縣府宣布鹿港轉運站BOT案完成招商,預計在五年內為鹿港打造新地標,該項目備受社會各界關注,對區域房市來說也會是一大重要利多,再搭配彰化捷運鹿港線、水五金重劃區、和美交流道聯絡道三期、鹿港福興都市計畫區等規劃討論,鹿港房市長線發展並不看淡。



近5年鹿港透天厝成交件數,依總價區分。(圖/東森房屋提供)

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 

第1頁568570最後頁
共5798筆/共580頁
聯絡資訊
地址:台中市沙鹿區四平街58號
電話:04-26369900
04-26369900客服電話
傳真:04-26369090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沙鹿房屋買賣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42,126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沙鹿買屋,沙鹿區買屋,台中沙鹿買屋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